返回列表
201904月

艺术与购物的融合实验——广州K11购物艺术中心探访

引言

在新零售不断涌现、商业快速迭代的趋势下,消费者体验的创新和升级成为了零售改革的核心,而文化艺术被作为最好灵魂媒介,纷纷转移进商业体中,让人们更近距离地感受和接触。谈及艺术与商业的融合,K11是近几年来业界当之无愧的革新典范,近期我们踏足广州,探访了新世界集团在全球布局的第四座K11——广州K11购物艺术中心,看看能给我们带来哪些不一样的惊喜和启发。


K11是香港新世界集团创立的商业品牌,广州K11购物艺术中心于2018年3月31日正式开业,也是内地第三家高端购物艺术中心。2009年,全球首家K11购物艺术中心于香港成立之时便备受瞩目,从命名便能看出其创始的初衷,K11首先是一家“艺术中心”,而后才被赋予“购物场所”的功能,因此被称为“购物艺术中心”。创立十年来,从香港、上海、武汉,再到广州,K11的每一次布局都为当地城市的商业版图注入了艺术的新活力,成为了商业地产界不容小觑的一股新潮流。

1.png 


享交通和区位优势,筑商业艺术新地标

广州K11购物艺术中心位于广州珠江新城CBD商圈,入驻于广州第一高楼周大福金融中心的裙楼,周边聚集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外国领事馆等企业机构以及高端住宅;环绕着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大剧院、省博物馆和图书馆等文化地标,是天然的商业与文化交融区域,颇为重要的一点是,广州K11是珠江新城中轴线上目前仅有的高端商业综合体,其商业优势不言而喻。

在外部交通方面,地铁3、5号线、APM线以及多趟公交线路都可直达项目,艺术中心周边设有专门的落客区域,建立安全有序的出入环境;于内部,K11购物艺术中心可直接通达广州K11 ATELIER办公楼和酒店,并在外部设有3条人行接驳天桥,连通周边写字楼大厦,地下一层广场连通地铁、设置手扶梯连通地面二层,开放式的设计将人流更好地导入,也突破封闭感的盒子体系、打造成了与外界零隔阂、“层层皆首层”的商业体。

2.png 

项目的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细观建筑外立面,与Logo颜色一致的金色木栅格、以百叶窗的形式包裹着裙楼腰身,透明玻璃幕墙打造全景视野,新古典艺术和现代感在错落有致的韵律中发生碰撞;商场的户外广场设计成庭院式的景观,利用广州本土的热带观赏植物,通过不同叶型、色彩的搭配,形成地面、屋顶及墙面垂直绿化等多维度的园林景观,将自然空间与本土生态相结合,充分体现出当地城市的魅力。开业时首层入口的雕塑是千里迢迢从纽约运来的“梵高的耳朵”,曾在网络上掀起一阵打卡热潮,艺术氛围可见一斑,此次笔者去往时雕塑已置换,且在围挡中,未能一睹颇有遗憾。


挖掘本土文化内涵,内部空间设计巧妙

K11每进入一座城市,都秉承着“艺术·人文·自然”的品牌理念,去探索这座城市的文化脉络,挖掘它的文化内涵,从历史故事、建筑、人们的生活习惯、娱乐活动甚至一草一木,皆有迹可循,对于广州K11的打造上也是如此。

广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早已拥有其专属的文化名片,项目在内部空间设计上就运用了“榕树”这一元素,作为岭南随处可见的树种,榕树在K11以各种艺术形态贯穿始末:在通往地铁的入口处,你会穿过一片“榕树林”,金色的枝干撑起一方绿色天地;手扶梯两侧被木质的金色树藤包裹,底部是星星点点的树叶光影,仿佛在如梦如幻的树洞中穿行;大量的绿植元素、天花板上的树叶灯具、采光天窗、枝叶组成的垃圾桶、路引等等,都在极力地突显本土元素,也与商场三大主题之一“自然”遥相呼应。

3.png 

商场内部的整体色调为品牌的主题色——金色,大到天花板、背景墙、中庭、小到垃圾桶、导视屏,柔和的金色仿佛溪流蔓延在空间的每个角落,非但不显俗气,反而烘托出高贵典雅的艺术氛围,并强化人们对K11品牌的认知和记忆点。除了这些,还有绣线包裹的树枝工艺品、粤剧里的人物小品,它们出现在每一层的电梯空间或公共区域,等待与你的不期而遇;接地气的早茶、夜市、层层叠叠的砖瓦、骑楼设计的店铺,广州的多元文化在这里绽放交融,衍生出新的艺术形态,而这一切消费者所熟悉的岭南文化空间,营造出如归家一般亲切的购物体验。

4.png 

+5.png 

项目在内部的动线设计上也极为巧妙,店铺主要呈中庭和两侧区域分布,中庭采用“十字形”流线设计,两侧环形流线围绕、将商铺贯连起来,这种布局保证了店铺的最大展示面,也避免了商场中商铺死角的出现,简单清晰的动线设计也便于消费者寻找店铺。在K11,大面积无遮挡的品牌形象店,突出了产品的可视性和商场的档次,风格各异的店铺在店门口和店内营造出丰富场景,例如在植物背景墙面镶嵌广告荧幕,在橱窗搭建主题场景展示产品、或用灯光和镜面打造成漫无边际的星河......此外场内还有一个亮点,即租户与商场结合,在洗手间、休憩区、楼梯转角处等,将其品牌的产品放在精致的玻璃罐中展示,既是对空间的装饰与丰富,也可激发消费者的购物欲。广州K11利用艺术柔化传统的商业气息,将商品陈列于艺术展览有机结合,俨然一座时尚的品牌艺术展示园地。


业态品牌多元化,创高品质生活空间

K11对于文化艺术的革新,同样体现在业态规划和品牌引入上。项目的商业范围分为十个楼层,包括地下2层至地上8层,涵括零售、娱乐、餐饮、影院、亲子等多种业态,在品牌的引进上也格外新颖,有近48%的品牌为华南首家;区别于其他购物场所,场内每一层根据业态都设置了对应的主题,根据其文艺的命名便能大概知晓业态属性。

B2层为“食艺盛会”,主要引入了餐饮和艺术书店,其中言几又为全国首家“黑金旗舰店”,黑色的主题色设计神秘而充满科技感,凸显产品与主题区域的同时强化体验感;店内2900余平米的超大体量,打造了集实体书店、咖啡文化、文创产品、文艺沙龙、特色体验店等为一体的新生活方式体验空间,打造了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6.png 

L1至L3层分别为“设计变奏”、“活现风潮”和“穿在风尚”,以时尚潮流服饰、配饰品牌为主,如华南首家DSQUARED2、KRIZIA、广州首家MARNI、江南布衣+等,其中位于L2层的唯一餐饮品牌“梵高艺术餐厅”为内地首家,店内将艺术与餐饮的结合发挥极致。

L4至L5层为“空间艺术”和“玩乐尽情”,引入了艺术空间、特色艺术体验品牌如哈里小屋、乐高、九月艺术、K11独有的艺术联盟体验店、K11 Design Store等,餐饮品牌有全国首家至正小菜、茶里等,还有横跨L5至L8四层的CGV电影院。

L6-L8层的主题分别为“环亚食汇”、“景醉珍膳”、“匠心美馔”,皆以餐饮业为主,有米其林三星餐厅MERCATO、半岛酒家、十里弄堂、mango tree等餐饮,以及美容护理THE GROOMARY,其中L7层拥有天际餐饮区,品尝美食的同时可尽揽空中美景。每个餐饮品牌都有特色的场景营造,例如精致典雅的上海风味品牌“十里弄堂”,青砖灰瓦的旧式上海石库门、层层叠叠的灰瓦墙,错落有致的半透明木栅格屏风等,突出了精致典雅的上海风情。


立足文化创造艺术空间,搭建艺术、人文交流平台

在这样一座在主打艺术的商业中心内,艺术的呈现自然是它最大的看点,广州K11场内设有目前广州商业体中面积最大、超过800平米的艺术空间,通过艺术品装置、艺术空间的设立、艺术展览和演出的方式,打造令消费者从感官视界到互动参与一系列的沉浸式艺术体验。行走场内,宛若闯入一座奇妙的艺术博物馆,神秘的艺术饕餮隐藏在馆内的每个角落,等待着人们的探索和发现。

进入场内,首先耐人寻味的便是来自各类型艺术家的艺术品装置,近二十件典藏艺术品穿插分布在L1至L8层。在L1层的中庭,一幅巨型艺术品《升华》跌入眼球,这幅跨越八层的作品出自艺术家高伟刚之手,以盘旋而上的姿态呈现深刻的寓意;行至L2层,与来自日本当代艺术家奈良美智的作品《大头狗》邂逅,从它双眼下垂、欲言又止的表情揣摩它此刻的心境;L5层的《大蘑菇》出自艺术家甘志强之手,将微小的大自然元素放大,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也寓意着生活中的人们若能以小见大,便会收获更多可能性;除了静态艺术品,还有能与顾客进行互动的动态作品,位于L4层的《Time Tower》艺术互动装置,由多层“时间环”叠加而成,制造光、影、声、屏效果,充满现代科技感与时尚感,是新媒体艺术家吴珏辉的作品。

 7.png

“将艺术品从博物馆里搬出来,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这是广州K11对艺术所阐述的初衷,场内于L1、L3和L4层设置了大面积的艺术空间,以拉近公众与艺术家、生活与艺术创作之间距离。位于L1层入口中庭位置的活·现艺术空间(IN ART WE LIVE),透过互动的光感艺术装置,在一百多平米的空间内给消费者带来艺术与时尚等多领域的跨界互动体验;L3层的艺术廊桥,设计为200㎡的长廊漫步式、半开放的空间环境,集艺术、手作、游乐和休闲功能于一体;L4层的chi K11 art space,拥有500平米、4.5米层高的艺术展览空间,馆内可同时容纳30人,可进行各类型的艺术品展览和多媒体交流分享活动。

8.png 

此次场内正在举办的是德国艺术家格罗斯的华南的首次个展,在艺术长廊区遇见一幅巨大的丝绸幕布,用一帧帧镜头展现绘画和雕塑作品创作中留下的痕迹,在chi K11 art space内,数百米覆盖斑斓颜色的布料由天花板悬垂而下,布料折叠舒展、仿若迷宫,让观众感觉漫步在斑斓世界的边缘,发掘熟知事物中的变幻无常;位于L5层的空中复式舞台,形同“树屋”,这里将会和不同领域品牌合作POP UP快闪店,周末还可用作小型演出和展览等艺术活动。在空中舞台的对面,巧妙地设计了“观众席”,即可用作顾客临时休息场所,又与对面的“树屋”遥相呼应,拉近了舞台与观众之间的亲密互动。穿过空中舞台可快速到达“都市农庄”,场内设置了大型生态体验种植区,采用多种高科技种植技术模拟蔬菜的生长环境,让人们将在这里享受绿色,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喘息的空间,同时唤起人们珍惜大自然馈赠、保护城市生态的意识。

此外,广州K11还设立了开放持续文化教育空间“K11文化学院”,旨在为培养本地艺术人才搭建学习平台,包含有创意平台探索艺术类课程、促进健康及绿色生活的有氧生活类课程、将烹饪提升为乐趣的乐享食艺类课程、触发无限设计创意的匠心设计类课程。文化学院的创立增强了大众和艺术家的交流,更促进了艺术生活方式的发展。

一番探访下来,广州K11的确笼罩着无处不在的艺术氛围,但它的艺术感并不靠一昧临摹照搬,而是基于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场内的空间美学也不靠矫揉造作,拼凑堆砌来的艺术感终究缺乏灵魂。去过广州K11的人们大都会被室内鲜明大胆的色彩吸引,通道、各节点处大片的红、黄、绿色以及调撞色手法,展现出强烈的色彩张力,笔者以为,这种视觉设计灵感来自于“梵高”作品的风格,将强烈的感情融入简洁、明亮的色彩和笔触中,开业时首层入口从纽约运到的“梵高的耳朵”雕塑、梵高艺术餐厅的引进都表达了对艺术家的喜爱;而场内贯穿使用“光与影”营造艺术氛围,灵感汲取于莫奈的作品风格,莫奈擅长运用光与影,绘出明亮、温暖的愉悦场景,细观场内无论是熠熠的星光、大片的流金溢彩或光与影的艺术空间,都表达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家的致敬,独特高级的艺术审美也筑就了广州K11不凡的业界地位。


相比于上海K11,广州K11无论在商业空间、用材细节,还是艺术装置及艺术业态比例上,都有了更大提升。不过高雅艺术与购物,并不具备天然的契合,网红打卡圣地,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商业的成功。新世界开创的购物艺术中心模式,暂无后来的跟随者,这是一场昂贵的商业实验与探索。此次探访,特意避开了周末活动时的喧嚣,看到了它沉淀下来的真实样子,项目引进的部分品牌或许过于文艺,或许稍显“陌生”,探访时顾客并不多,有一些品牌撤出,更换的店铺还在围挡中……侧重艺术的同时能否实现商业的价值平衡,这还需要在更长时间尺度内去调整和体现,我们也将继续观察。